suhuotui(BA4ST)

小孩称呼的贬褒

  各地对小孩子的称呼很多。有些地方称小孩子为“小孩”,或者“小囡”,“小丫儿”,在本地方言里为“小感恩”等等。还有一个比较常用的带有贬义的“小鬼”,本地方言读作“小居”。由于“鬼”(居)在本地俗话里又叫做“赤佬”。比如北方话说“见鬼了”,到了本地人口里就是“碰着个赤佬”。于是小鬼就叫做“小赤佬”了。不过,这个称呼有时候会贬义褒用。

       据说,“赤佬”的 “赤”是赤膊的意思。因为旧时穷人死后,家人买不起棺材,往往是赤身用草席卷了,草草埋了了事。大雨后,暴尸于野也是常见,在野地里走的人遇到这个尸体,就是“赤佬”。不管是鬼,还是尸体,遇见了总是件不吉利的事情。于是就产生了“碰着赤佬了”方言。意思是遇到了倒霉、不顺心的人或者事情。“赤佬”也可以直接作为骂人的粗话。“洋鬼子”叫“外国赤佬”,“日本鬼子”叫“东洋赤佬”等。
      以前天气热的时候,小孩子赤着膊在弄堂里顽皮,弄得身上龌里龌龊,家长会责骂:“小赤佬,搭我死转来”。由“小赤佬”衍生出去,指一些鬼点子多,不安分守己,顽皮捣蛋的小孩子。进而对聪明机灵,却又常常若是生非的“魇小鬼”一种昵称或者爱称。这样的“小赤佬”并不是贬词而是带有赞扬的意思。有的家长夸自己的孩子能干:“尼屋里向格‘小赤佬’蛮来三的”。

      在本地农村有的地方还把小孩子称作小“牌位”。初听,有点吓势势的。因为,牌位常常是指 为祭祀祖宗而设的一种有底座的木牌,上面书有被祭祀者的名号。把活泼可爱的小孩子称为被祭祀的“牌位”,并不是诅咒骂人的粗话。恰恰相反,是贬词反用。过去,医疗条件比较差,加之人们的卫生知识少,小孩子容易生病,不好养,有的夭折了。迷信说法,小孩子养得太金贵,阎王爷喜欢了就要招去的。因此,对小孩子不要太稀奇,随便一点,像小猫小狗一样的贱养,生命力就强。叫小“牌位”,是迷惑阎王爷的,有了“牌位”,名字上了阎王簿,阎王爷不再惦记他了,就容易养大。从小“牌位”还引申称小孩为小“座子”,指放牌位的底座,是“牌位”的代词,有时候就干脆称上牌位的“小祖宗”了。

    在众多的小孩称呼中间,只有无锡地区的称呼比较文明,他们叫小孩子为“佬小”, 不贬不褒。民间又有说法,人到老年之后,与小孩是一样的。有一个街道幼儿园,本小区小孩子越来越少了,而老年人越来越多。于是就把幼儿园改为托老所。幼儿园的保育员老师摇身一变就成为托老所的护理员。我问这些过去的保育员今天护理员,看护儿童与护理老人的工作有什么区别?她们笑着说,没有什么差别。对小孩子要表扬为主,对老年人也是一样的表扬为主。看来无锡称呼的“佬小”是有道理的。
     “佬小”,就是说到人到老年,不要老气横秋,暮气沉沉,失望消极。要像小孩子一样朝气蓬勃,充满希望,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。不过,话要说回来——毕竟是老年人了,经历过风风雨雨,有喜怒哀怨,也有甜酸苦辣,懂得什么是轻重出入,头脑也比小孩子复杂,不容易上当受骗了,也就是说有一定的身份或者资格了——那么就不要再像小孩子那样头脑简单或者“拎不清”,幼稚任性,或者再耍小孩子的脾气,那么就是属于“一根经”,等于年纪活在狗身上了。
       建议做一个成熟理性的“佬小”吧。


评论